郭应禄院士,1930年5月4日出生于山西定襄,是中国工程院院士,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,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。他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,1963年于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。
今天,当我们谈论粮食安全、农业创新甚至人类文明时,有一个名字永远无法绕过,袁隆平院士。他是一位科学家,更是一位“稻田守望者”;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,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何为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科学精神。
梁智仁,1942年7月10日出生于香港,骨外科学家,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梁智仁院士:“今天人的寿命长了很多,以前一到六七 十岁已经觉得老了,现在八九十岁的人精神、思维都尚好,不一定是一个专业由头做到尾。就算是到现在这个阶段,想尝试新的方向都不算迟。”
在高速行驶的列车背后,有一群人默默“守护”着信号的畅通。
北京交通大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何睿斯,扎根科研一线16年,自主研发信道探测仪,打破技术壁垒;攻克铁路通信中无线网络覆盖预测的难题,为中国铁路通信网络构建起一套更科学、更安全、更经济的技术模型。
从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融合,到面向6G的通信探索,他和团队正用科技为万里铁道“架设”信号高速路。